热点新闻/DYNAMIC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2015-03-20 19:53:32点击:

《赤子》——陈伯南

 


(图片来源:赤子杂志社)

     

      第一次见到陈伯南是在一次大型画展活动中。当时他正在伏案作画,俊秀沉稳的气质引起了我的关注。在我所见过的众多知名画家中,他显得非常年轻。后来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来自台湾,名字叫做陈伯南。

      内敛而不张扬,是陈伯南给我的第一印象。在北京厨艺楼的大画室,我有幸近距离的接触了这位青年才俊,从而也获得了一次走进他心灵深处的机会。

      师从名家 踏实作画

      陈伯南1979年出生于具有亚洲夏威夷之称的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市,那里是有名的文化古镇。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天资聪慧,四岁便开始接受绘画启蒙,师从郭自重老师学习儿童绘画,深受老师的喜爱。进入小学后,迁居台北,跟随陈文辉先生学习西洋艺术。后又师承当代书画大师李可梅学习水墨丹青,尽得杜簦吟大师花鸟绘画之真传。此外,他还系统学习了山水画和人物画,分别师从台湾山水书画名家黄君璧传人胡念祖和大风堂门人孙家勤教授。从之研究大风堂艺术及敦煌壁画,在国中三年,他多次参加了台北市学生美术比赛,每次都摘得桂冠,拔得头筹。更让人叹服的是,在18岁那年,他便举行了个人书画展,并出版了画册。如今,他已是台湾知名的青年画家。    

     “当今社会,人才辈出,有才华的年轻人处处可见。但是自身才华横溢却又肯虚心求艺的年轻人那可就是少之又少,弥足珍贵了。而伯南正是属于后者,他勤学勤艺,非常虚心,没有一般初生牛犊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特质。”一位老师曾经这样评价陈伯南。

      陈伯南一直很努力。他说他的太老师张大千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画家之所以成功是靠三分的天分,七分的努力,再加上十分的运气”。陈伯南说自己不是天分特别好的人,所以更应该老老实实画画。在跟李可梅老师学水墨画时,他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来画兰竹,把上百张兰竹稿子默背下来,一笔一笔的画,苦练基本功。他说画画就像修行一样,老老实实的画画就是一种修炼。

      今世画人,前世僧

      跟一般画家不同,陈伯南并非学院派出身。作为大师的入室弟子,他能经常聆听到大师们对作品的评论、鉴赏,及创作理念。他说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令他随时从大师那里吸取创作养分,让他学得很透彻、很自在。高中毕业后,他没有继续上大学,而是选择去当兵。因为他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绘画的创作和研究。

     陈伯南最爱画花鸟。台湾宝岛拥有丰富且特有的花鸟种类。他经常以自然为师,创作出大量的写生稿。日积月累的努力培养出的写生功力,使得他能够完美地将物象、物态、物理、物性和物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将写神、传韵和达意三者融合为一,达到写生与写意完美统一的境界。

      陈伯南除了在书画艺术上努力不懈外,更是追求达到心灵的至乐。他7岁皈依于传斌老和尚与法鼓山圣严法师座下,受持五戒,修学禅宗法门。十九岁时依止道海律师受持菩萨戒,近年更依止五台山梦参老和尚修学地藏法门及华严义海,他说禅宗和艺术是相通的。禅学让人从内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不受外界干扰。艺术也是一样,它让人从内心寻找一份感动、一种激情,并产生触动,从而“起心动念”进行创作。正因如此,伯南笔下的花鸟、山水自身都流露着一种不失风骨的秀逸之气。陈伯南致力于在体验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感动。无论是“因境生情”还是“因情生境,他都利用手中的妙笔来表达内心的起落、纵收,把自己对生活的思索注入到作品中,诉之于形,动之于情,寻之以思,晓之以理。他总是从那些打动过自己的花鸟情境中提取诗意来打动其他的观者,让观者也能如他一样感受并感动于那份情感。他说,有句话叫做相由心生,而绘画作品对其而言就犹如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能看到画者的用笔、色彩、结构、布局,落款和题材,从而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性格经历和内心世界。这本身也是一种修炼吧。

      在采访中,我一直很好奇他手中一个形似MP3的东西,他解释说那是念佛机。即使在和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的内心也一直念佛。他解释这种行为就像母亲思念自己的孩子一样,不需要通过语言、形式去表达说我想你,这种思念时时刻刻在自己脑海里,从来不间断,念佛也是一样。意念佛的慈悲和智慧也是不间断的。它可以让你更加坚定和专注。此次来京,他每晚都会诵地藏经。持诵经典与如法修行更是他生活常行,他说在二十岁左右便刻了一个印章,上写着:今生画人,前世僧。

      也许正是因为这份专注与信念,才让陈伯南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从而很专注地从事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

      海峡文化的使者

      2004 年,他第一次来大陆,是以游客的身份,游历了祖国的山水风光。他深刻感受到大陆的沧桑巨变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同年,陈伯南应山东临沂市政府(王羲之故居)及山东省艺术联合会之邀,举办台湾青年艺术画家陈伯南书画展。作品入藏山东临沂市政府及王羲之美术馆永久典藏,并入选为中国当代美术家。在这里,他有幸结识了著名画家云晶子,受其多方支持与启发。几年来尊其如师,陈伯南在创作上深受其影响,画风更加大气开阔。

      近年来,陈伯南频繁往来于北京台湾两地。他历任台湾水墨画协会创会会员,薪传画会会员,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美术家协会理事,如今他还是海峡两岸青年书画家联谊会主席,专职教授中国书画艺术。他说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现在两岸直航,来北京更加方便、快捷。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两岸青年画家有更多机会去交流,让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如果说,宝岛台湾与祖国母亲有着一条永远也剪不断的脐带,那么这条脐带就是中华文化。做为一名台湾的年轻画家,陈伯南为艺术界注入了一股新力量,我们祝愿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进取,更上一层楼;作为一名中华赤子,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像他一样的台湾年轻艺术家通过两岸文化交流,让中华文化更加生机盎然,更加多姿多彩。 

(更多精彩尽在《赤子》)

                                                                                              来源:赤子杂志社

关键词阅读:
最新文章
杂志订阅

关注《赤子》杂志,请留下邮箱地址,订阅我们: